(通讯员:朱亚敏)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促进学院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,营造包容互鉴、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,2月20日,学院在医教楼C107会议室召开了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座谈会。学院学工办主任郝淑颖,辅导员李伟豪、李骥、刘婷婷及20名来自湖北恩施、西藏、贵州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会。
座谈会上,各民族学生代表围绕“民族文化传承与校园融合”展开热烈交流。维吾尔族学生分享木卡姆艺术的韵律之美,藏族学生演示锅庄舞的灵动步伐,蒙古族学生讲述那达慕盛会的豪情故事,壮族学生介绍三月三歌圩的民俗传统。大家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,畅谈在校园中感受到的民族关怀,分享跨民族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温暖瞬间,在文化交流中打破认知隔阂,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团结共识,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交流互动中生根发芽。
除文化交流外,本次座谈会还设置“建言献策”环节。学生代表们围绕校园民族团结活动策划、少数民族学生生活服务优化、跨民族学习小组组建等话题积极发言,提出“开展民族文化主题月活动”“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帮扶机制”“增设民族文化社团”等12条建议。学院老师现场对建议进行记录与回应,表示将结合学生需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,切实为各民族学生营造更优质的校园成长环境。
郝淑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民族团结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,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。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,持续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,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服务体系,引导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,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进步,为学院乃至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青春力量。
下一步,学院将紧紧围绕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线,持续开展民族文化展览、跨民族团建、学业帮扶结对等活动,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日常,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同学习、共同生活、共同成长中增进民族感情,携手书写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。
